2025年1月2日在伟德国际1946举办了高等院校第七届绿色建筑技能大赛校赛。本次比赛设有绿色低碳建筑设计和绿色低碳建筑建造、运行与维护两大赛道,共有来自全校不同专业的121名同学报名参加。在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,同学们参考了相关专业教材及教学视频,并运用一模多算绿色建筑模拟分析系列工具软件和绿建评价系统,独立完成了各自的作品并参与了比赛。经过激烈角逐,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0项、二等奖10项、三等奖16项。
校赛荣获一等奖的10名同学将代表学校参加2025年3月16日举办的“第七届高等院校绿色建筑技能大赛”全国总决赛。本次校赛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深度融合,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,进而提升在“双碳”目标背景下绿色建筑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。
现将获奖结果予以公示,公示期为三个工作日。公示期间如有异议,请到伟德国际1946予以反映联系人:董老师,联系电话:2316522。
赛项 |
姓名 |
奖项 |
绿色低碳建筑建造、运行与维护 |
李路路 |
一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建造、运行与维护 |
王凯歌 |
一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建造、运行与维护 |
王佳奇 |
一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建造、运行与维护 |
宁明杉 |
一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建造、运行与维护 |
范瑞敏 |
一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张子豪 |
一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于晓文 |
一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李一甲 |
一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何珊 |
一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张望 |
一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建造、运行与维护 |
鲍晶晶 |
二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建造、运行与维护 |
高艺轩 |
二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建造、运行与维护 |
朱润泽 |
二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建造、运行与维护 |
章凯东 |
二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建造、运行与维护 |
于建舵 |
二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郑宏伟 |
二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邓磊 |
二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黄俊 |
二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刘旭 |
二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马雨成 |
二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杨宇健 |
二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田扬盛 |
二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杨航 |
二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徐维仪 |
二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王越 |
二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程嫣然 |
二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葛芹芹 |
二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刘欣悦 |
二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刘雨倩 |
二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田言婕 |
二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建造、运行与维护 |
邹志恒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建造、运行与维护 |
朱芳崚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建造、运行与维护 |
崔祥慧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建造、运行与维护 |
方正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建造、运行与维护 |
李雪茹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建造、运行与维护 |
董杰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建造、运行与维护 |
桑晓龙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建造、运行与维护 |
范子阳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建造、运行与维护 |
李子力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建造、运行与维护 |
黄莹莹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肖博文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徐子默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马仁博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张晓颖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曾贝宇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郭天祥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余启乐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谢文进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杨刘洋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张骏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韩笑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孙杰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任博航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吴文涛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祝冰雨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陶晓娜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韩睿祺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骆语默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蔡杨阳 |
三等奖 |
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|
周家诺 |
三等奖 |